外交学院国际本科班
dsafdsafdsafdsafdsa

学校简介

       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在周恩来总理倡议下,1955年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成立,周总理为学院亲笔题写校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担任外交学院首任院长。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外交外事及涉外工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外交学院采取“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制, 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国际教育项目学生。学院设立了外交与外事管理系、英语系、外语系、国际法系、国际经济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生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教育学院等多个教学单位,同时还设有亚洲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等30余个研究中心。

       建校60多年来,外交学院本着服务中国外交大局和外交一线的方针,为国家培养了两万余名优秀的毕业生,其中500多人担任驻外大使,几千名担任参赞以上高级外交官,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学院的毕业生。

      2012年9月1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来到新校园,出席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铜像揭幕仪式,发表重要讲话,对学院提出期望:“外交学院一定要有一流师资、一流学科、一流理念,将一流人才输送给祖国外交事业。”

       2014年1月3日,外交部、教育部共建外交学院签约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根据《外交部、教育部共建外交学院协议》,两部建立协调机制,在政策扶持、经费保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学院的支持力度。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外交学院成功跻身首批全国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2月,外交学院列入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学是党和国家赋予外交学院的光荣使命,外交学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学院将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培养复合型外交外事人才的新途径,全面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院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把外交学院打造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人才队伍的孵化器,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与创新的排头兵和新时期对外交流合作的生力军”,将一流人才输送给祖国外交事业。